第(3/3)页 干掉鲁桓公后,齐襄公已经达到了令鲁国无力干涉齐国灭纪的目的。 此时文姜提出与鲁继续交好的要求,岂不是顺水人情? 齐襄公当即表示同意,但也对文姜提出了要求鲁国绝对不要干涉齐国的灭纪行动。 文姜无奈。她很清楚,纪国,终将死于齐国之手。 就这样,文姜与齐襄公的这次会面,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目的: 齐国保证不侵犯鲁国,与鲁国继续交好;鲁国对齐国灭纪一事不再干涉。 文姜命人将相关情报迅速送到了鲁庄公案前,鲁庄公叹了口气,他理解母后的良苦用心。 是的,此时的鲁国,君弱臣强,再加上强邻虎视,自顾尚且不及,哪有闲心管纪国? 对文姜、鲁庄公和鲁国来讲,此时的鲁国必须忍气吞声! 对于先君鲁桓公死于齐国一事,就到此为止,不要再纠缠了。 绝对不能再惹那位齐侯,那位什么事都敢干而且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齐侯。 齐襄公非常得意。 他一直认为,正是自己不断地施暴立威,终于使天下诸侯都不敢与齐国对抗。 特别是鲁国和郑国,先干掉你们的国君,让你们怕,不敢来干涉寡人灭纪。 现在看看,怎么样,寡人不就这样成功了么? 基于这样的认识,再加上灭纪这样的丰功伟绩,齐襄公在齐国国君之位上,确实有些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但是,这还不够,齐襄公必须要在春秋江湖上再立一个威,让天下诸侯都看到齐国强势崛起的样子。 这一次,齐襄公看中了卫国,因为卫国又给了齐襄公一个立威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