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和圣柳下惠来了-《鲁国春秋》


    第(3/3)页

    于是就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即六种基本才能,称六艺:礼、乐、书、数、射、御。

    其中礼要学五种基本礼法,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乐要学六套乐舞,即《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书即识字教育,包括书写、识字,据说要掌握六种识字书写方式。

    难道是识别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字?

    考虑到当时尚没有发明纸,说不定是指写在木片、竹片、龟甲、沙面、石块、布帛的技术。

    当然,这个都是虾扯蛋,是笔者的凭空一猜而已,因为实在不知道哪六种识字书写方式。

    数指的是术数,据说是有九种计算的技术。

    哪九种?难道是九九算术?

    也不知道,可能是加减乘除这类基本算法,以及分数、负数等,反正现在听听貌似最基础,但当时应该挺高大上的。

    接下来就是射,即射箭技术。

    据说,当时要求的射箭技术共有五种,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等五种。

    各种射术都有要求,如白矢指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

    参连,指前放一箭,后三箭连续而去,要求箭箭相连等。

    御指的是驾车的技术。

    据说也要求达到五种技术,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至于这些要求形象具体描述一遍,实在有点复杂,这里也就不抖书包了,因为实在抖不动了。

    我们想象一下现在考驾照的那些规定动作吧,什么过龙门、单杠双杠、绕大饼等等,估计差不多。

    从六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学习真的是文武均要学,而且文理艺兼备。

    看来,古时当一个贵族的孩子,不容易。

    所以奉劝每天羡慕着电视剧里那些王公大臣青年才俊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别看那些贵族青年不愁吃、不愁穿,高官有做大马有骑,貌似只需要泡泡美媚喝喝酒,那都是来之不易的。

    你看,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之路,艰辛吧?

    从这些学习内容来看,很显然,关于文的方面,应该是小学时的重点,所以可以在城内宫外组织。

    而武的方面,天天要练射箭,比赛,跑马驾车等,如果再放在城内,就不合适了。

    尤其是宫外旁边,吵也吵死,天子王公诸侯大臣还怎么办公,怎么休息?

    于是,配合大学的,就必须有专门的练武场,即校场。

    现在我们最熟悉的学习场所是学校,其实学校这词,就与这个校场有关。

    学校的校,就是练武的校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