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明笑眯眯的道 “最近橡胶多出一批,正好做自行车轮胎。” 这件事也是秦明早就想到的。 以后如果他们的织造局升级成纺织厂。 一个纺织厂就能容纳数千人。 仅仅凭借一个临江城想要将其供应起来,绝对没那么容易。 既然道路已经修好,那就给本地人都配备上自行车。 有了自行车他们不只更好来上工,平时休息了,还能用赚来的钱,在各个大城之间跑。 至于价格自然也不会太贵,一辆自行车秦明只赚一两银子,成本也是一两。 凭借纺织厂内这些女工的工钱,刨除吃喝,几个月就能攒下来。 经过了秦明的解释,关月顿时明白什么叫做自行车。 “这个好啊” 在解决了关月的事后,秦明就回到了曹川这里,让他带着工匠建设工厂。 他们这个工厂是用水泥和石头建设出来的,非常坚固,占地面积也大。 “殿下,您这个想法不错,但咱们怎么招人” 曹川迟疑的看向秦明,随后又提起一个麻烦。 “您的自行车,确实能让更远地方的人都来干活,来的也方便。” “可您没想过另一件事吧,咱们的自行车,要足足二两银子在岭南这贫瘠的地方,大家兜比脸干净,谁能给得起” 宋定升这时候也从养殖场回来,听着秦明的话,前半段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百姓能很快富裕,并大范围流动,这会给县城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 自己是白赚 但后面曹川的说法,就给他浇了一头冷水。 “是啊殿下,二两银子实在是太贵了要是能便宜点,或者是咱们少赚点,说不定他们咬咬牙,就能买自行车来做事。” 宋定升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在秦明耳边开始劝告。 秦明摆了摆手,语气坚定。 “不可能,自行车也就是刚开始卖二两银子,以后随着技术更新,还有本地人越来越富裕,我还想涨价呢。” “涨价” 曹川和宋定升嘴角抽了抽。 都二两银子了 殿下难道是真不知民间疾苦吗 这个年代有的村民为了剩下几文钱的车马费,能从村里扛着几十斤重的蔬菜,走十几里路来城镇里卖。 常年下来,他们有的人甚至连肩膀都被重物压的高低不平。 “你们的思路太僵硬了,难道就没有一种可以双赢的办法吗,不让他们花费巨大的代价,还可以过来做事。” “啊这怎么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