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有些抗拒开网绳这件事情,之前大家都开出来不错的渔获,万一他开出来鱼肥,即便是吴安不说什么,他心里也觉得难受。 毕竟,他只是一个船工。 如今开出来有价值的渔获,他也算是如释重负,高高兴兴蹲下来分拣鮸鱼。 符永宁分了三个规格。 大中小。 即便是最小的鮸鱼,用符永宁的话说,个头也不算小了,有个一斤出头,两斤左右,符永宁把五斤以下的分成一个规格。 这么大的鮸鱼,鱼泡太小,没有专门取鱼泡制作鱼胶的价值,所以售卖价格比较低。 五斤到十斤的分为中档。 这也是最常见的。 十斤以上的,需要单独放置,鮸鱼是越大越值钱,这么体型的鱼,里面的鱼泡已经相当值钱。 阿青找了一条特别大的,称重了一下,高兴的喊道:“这条有二十五斤,应该算是最大的了吧。” 符永宁点头:“阿青找好东西的本事不小。” “这么大的鮸鱼,可以卖到八九百,大概能取出来两三两的鱼鳔,就可以卖到五六百块钱。” 阿青懵了:“那这二十多斤的鱼肉,才能卖两三百?” 这么一算,鱼肉才十几块钱一斤。 符永宁笑着点点头。 鮸鱼之所以能卖出高价,就是因为他肚子里的鱼鳔可以制作成花胶,而花胶的价值,恐怕是个人都知道,尤其是女人,尤为追捧,认为花胶富含胶原蛋白,多吃可以美容养颜。 除了功效以外,花胶吃起来口感也是一绝。 在他们这边,用花胶做的美食也很多,加上花胶,这菜的价格可想而知也是水涨船高,再普通的一道汤,也能摇身一变成了名贵佳肴。 老符头看阿青一脸嫌弃的看着鮸鱼,说道:“这些都是黑鮸,形似鲈鱼。” “鮸鱼的肉和鱼鳔比,的确是差了点,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实际上吃起来也很鲜嫩美味。” “总之,这鱼啊,一身都是宝。” 听着他说完,大家这才对鮸鱼有了更深的了解。 大家说说笑笑的干着活。 别看老符头这些话说的轻飘飘,实际上,这些话是在网上搜不到的,只有老渔民的口口相传。 所谓传承,就在寻常之间。 不到一个小时,鮸鱼全部收拾好,吴安看着大家把甲板再度收拾的干净利索,多少有些怅然若失,黄金七兄弟里,鮸鱼,皇姑鱼,小黄鱼,梅童鱼都已经斩获。 可是之前的黄唇鱼,毛鲿鱼以及大黄鱼,到现在还是不见踪迹。 黄唇鱼也就算了。 毕竟那玩意受保护,当然了,要是在海上“捡”到已经死亡的黄唇鱼,你拿回码头去买行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