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阿青瞪大眼睛:“卧槽,全是肉鲫仔!” 又见鲳鱼。 肉鲫仔是他们这边的土话,俗称是肉鲳,正式名称是刺鲳,虽然没有白鲳那么好吃,但胜在鲜嫩少刺,所以在鲳鱼里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了。 樊大力拿起几条刺鲳,赞叹道:“这些个头也好大,都快赶上白鲳啦。” 从肉鲫仔的名字就看得出来,刺鲳个头是比较小的,这也是它不怎么出名的原因之一,咱们国家宴请或者逢年过节什么的,都喜欢用大鱼做菜。 这种小鲳鱼,就难入眼了。 还有就是。 刺鲳的产量低,码头很少会有大量的刺鲳。 他们这一网能有这么多的刺鲳,几乎是相当罕见的情况。 刚准备说话的符永宁,悻悻的闭上嘴巴。 什么情况? 怎么睡了一觉,樊大力还抢他台词了? 吴安绕着这堆刺鲳山看,觉得有些奇怪。 不对啊。 这些刺鲳是很多,估计有个四五吨,可毕竟单价不高,估计也就二三十块钱一斤,和上一网差不多。 可运气值下降的速度,却比上一网快了不少。 他觉得渔获有猫腻。 干净,太干净了。 四五吨的渔获,居然全部都是斗鲳,几乎看不到其他的渔获。 反正他转了一圈看下来,愣是没找到其他的鱼。 就连虾蟹也少得可怜。 准备下网的时候,大家才发现拖网已经破了个大洞,而且因为渔获果断,不少地方都有开裂的迹象。 吴安果断让他们更换新的拖网。 更换好。 将拖网下海。 第三网下去后,符永宁招呼着赶紧分拣刺鲳。 “这鱼得抓紧分拣然后入库。”符永宁招呼着,大家赶紧蹲下来开始分拣。 吴安也挑拣了几条,看到不少鱼鳞都有损伤。 还是那句话。 拖网的锅。 “怎么分?” “分成三个规格吧,二两左右,三四两左右,还有就是五两以上的。” “哦。” 吴安应了一声,看到鱼堆晃了晃,定睛一看,又没什么反应,搞得他有点不自信,难道刚才是幻觉? 他盯着看。 又看到鱼堆晃动了两下。 其他人都在闷头分拣,根本没有察觉到。 吴安赶紧招呼:“停停停,大家先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