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你什么时候听说过有人在云贵、福建、两广、湖广、巴县、太行山、陇西这种地方屠杀过,山林、河流、草原、沙漠,这些不仅仅是军事屏障,也是朝廷大军不会长久停留之地。 大军一来,土民便躲,又不能分军,不消几次,大军便疲乏,再待瘴气一至,只能退兵,否则皆死无葬身之地,不是我吹嘘,如今安南之乱,数遍朝廷能率军平定的,不超过三指之数。” 郡县稳不住、封建不可能、土民又杀不光、灭不尽,这简直是一根筋、两头堵,好像除了放弃别无他法,张辅深深皱起了眉,被李显穆这么一说,就连平定安南的喜悦都没了几分。 “伯父莫急,小侄心中已然有成算,方才您所说的那些恰好可以写一片《安南论》呈递给陛下,您是平定安南最大的功臣,陛下一定会重视。” 李显穆伸手指向安南堪舆图中的一处,“伯父,若是我大明在这里修建一处港口,而后筑城、驻军,又当会如何呢?” 李显穆所指的正是后世越南的海防港,位于北部湾北部,在海南岛西北方向,这是越南北部最大的深水港。 张辅闻言顿时一惊,作为大将,他本能的研判着,“若是在这里筑城而后驻扎卫所的话,有军事直接调兵,且能够从海上供给粮草。 不对!” 张辅突然反应过来,直直盯着李显穆,“你在打下西洋的船队主意?” 李显穆毫不掩饰点点头,“那么庞大的船队,数百艘宝船,两三万人仅仅在海上做些生意也太浪费了。 若是用来驻守海上沟通内外,才算是真正物尽其用。” 张辅又仔仔细细的看了许久,才缓缓说道:“看来你思考这件事很久了,若是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说服陛下,你有几成把握。” 李显穆沉吟许久,“六成!” 实际上连六成都没有,有些观念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理所当然,可在这个时代却是难以改变的根深蒂固。 不要觉得下西洋就代表大明有海权意识。 “六成啊。” 张辅有些焦虑的在书房中踱步,喃喃自语道:“六成有些低了。” 李显穆突然插嘴道:“安南再叛乱几次,成功几率会更高的。” ? 张辅豁然转头望向李显穆,他脸上的表情很精彩,因为他对这句话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安南叛乱说说容易,可那是要死人的。 可李显穆的表情却很平静。 “伯父,这世上从来都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经历失败的苦痛,就会侥幸于暂时的成功,不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刻,人就会得过且过,只有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紧紧抓住最后的稻草。” 李显穆一字一句的说道:“安南的局势越差,这一策被认可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不就是显而易见的现实吗?” 张辅仔仔细细的打量着李显穆,他好像第一次认识李显穆一样,良久才带着未尽之意道:“显穆,我本来以为你和李忠文公是一样的人,现在看来,你们是完全不一样人啊!” “父亲生前说他是假圣人,我是真圣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