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谁夺榜首-《望族权后》
第(2/3)页
因为盛况空前,宇文盛不得不下令除参考士人外,余众一律不得入廨。
甚至为了让参考者顺利进入县衙,衙役们不得不尽数出动,在衙门两旁竖栅划界,这才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当邵广与尹绅得以验明正身经此通道入廨时,明明颇为低调,却被人认出,于是顿时又爆发出欢声雷动,刚巧跟在两人身后的便是徐修能与柴取,前者不动声色,后者就显得不那么自在了。
柴取长叹一声:“没想到宇文明府竟然不许\/赎帖,这多少有些存心刁难,进士一科又不比明经着重经史,何故打破陈例?我因第一场听得这规则后难免紧张,好容易才十题过六,邵、尹两位郎君一个十题通八,一个竟然对了九题,徐小弟,你说,最终这榜首之位,总不会是要算帖经一场吧?”
所谓帖经,便是将经史条文中摘下数字,让应试者凭这几字提示默写完整经文,一般十题通六即为合格,然则因为进士科历来看重诗赋,故而倘若帖经失利,一般也允许加试诗文,称赎帖,帖经在进士科为首场,必须合格通过才能进入下一场试赋。
可大周科举并不规范,尤其在解试时全凭考官拟题,规则限定也不统一,宇文盛这回要求帖经不得赎帖,并不需要任何人批准通过,考生们除了服从,也没处讲理去。
因为虽然进士科历来看重试赋,但也没有完全不考经史的说法。
徐修能情知柴取对榜首之位势在必得,又自负甚高,故而才会在这时患得患失,他对柴取莫名其妙的自信简直已经忍无可忍,有心讽刺两句,好容易才忍住,说出一句宽心话:“帖经之试历来当场淘汰,并不会与后来两场综合评优,柴兄若在试赋一场发挥甚佳,不是没有希望竞争榜首。”
柴取听这一句后,忍不住挑眉:“试赋本为我优长,当然大有把握。”
徐修能就没再搭理同伴了。
因为这回宇文盛不许\/赎帖,又无考题外泄在前,首试帖经就已经几乎淘汰了一半考生,再因试赋时因为犯韵或偏题被当场黜落者,能进入第三场策问的人只余六十几个,而今日宣布结果,宇文盛第一句话就说明取中者仍然为三十三人时,众多士人都忍不住一声欢呼,可是二取一的机率,得中大有希望。
依据惯例,榜首一位为最终宣布,是以当原本夺榜呼声最高的邵广与尹绅,竟然都早早被长安令点名时,让士人们诧异之余,又萌生出不少期望,尤其柴取,他几乎以为榜首非己莫属,一扫早前的患得患失,意气风发昂首挺胸,竟率先抱揖向邵、尹二人道喜,可那客套话还没说完,“潭州柴取”四字就已经被宇文盛吐辞清晰地道出,柴取愣怔当场,反倒让举揖还礼的邵尹二人莫名其妙满头雾水。
“宇文明府,难道重试不取榜首?”柴取一愣之后,忍不住高声疑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