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朕若再强行阻拦,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落得个阻挠大业、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李世民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猛地站起身,虽脸色依旧苍白,但身姿已重归挺拔,沉声道: “他既要这‘不世之功’,朕……便成全他!”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皆是一震,屏息凝神,颤声道: “陛下?三思啊!万一……” “朕意已决!无须再议!” 李世民挥手打断,目光如电,扫过两位心腹重臣,沉声道: “玄龄,拟旨!” “臣遵旨!” 房玄龄连忙应声,无舌等一众内侍连忙奉上笔墨纸砚。 片刻后,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 “其一,即刻拟旨,明发天下!” “太上皇李渊,高瞻远瞩,洞察倭国,包藏祸心,欲与高句丽勾连,为祸海疆。” “朕感其忧国之心,特敕封其为东海道行军大总管、镇海大将军,总揽东海一切军政要务,” “代天巡狩,征讨不臣,以扬大唐国威!” 他的语速快而清晰,一条条指令脱口而出,显然心中早有计较。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房玄龄,继续道: “旨意中言明,淮安王年高德劭,朕体恤其年迈,令其在京荣养。” “东海之事,全权交由太上皇处置!” 这一手,直接将李渊的“私自出海”扭转为“奉旨征讨”,将皇室内部矛盾,粉饰成了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壮举, 既保全了皇家的体面,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陛下圣明!” 房玄龄立刻领会其中深意,躬身应道。 此诏一下,太上皇的行动便名正言顺,朝廷威严得以维护。 “其二,”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眼神锐利: “八百里加急,传讯登州水师主将庞孝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