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谢大家的支持,喜欢这首歌的可以去火狐音乐下载。” 讲台上,萧白鞠躬致谢。 林栀栀在下边带头鼓掌。 伴随着掌声,萧白结束了直播。 “这首歌真的是太棒了,我都没有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生僻字我不认识。” 刚出门,林栀栀就追了上来,羡慕的看着萧白,硕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这首歌本身就是给一些学生激发兴趣的歌,如果能因为这首歌而喜欢上学习的话,那就更好了。”萧白笑着说道。 “怪不得网上都在夸你呢!” 听到萧白的回答,林栀栀眼睛眯起,目光中流出一丝狡黠。 “夸我?夸我什么?”萧白一愣,还没来的及弹幕,他不知道网上能给自己这首歌什么评价。 林栀栀拿着手机在萧白面前晃了晃,然后认真的读了起来。 “这首歌真好,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关于国学最简单,却最深刻的歌曲,我没想到有人能把汉字唱活了,以后这类歌曲越多越好。” “萧老师是真的在用心做音乐,每一首歌都能精准的戳中我的内心,支持萧老师,支持生僻字。” “不得不说,佳佳的音乐天赋卓越,但是我觉得萧老师也丝毫不差,低沉的嗓音加上这样的创作才华,但就是没有选择出道,真的是太可惜了。” …… 听到林栀栀读的这些弹幕,萧白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自己选择这首歌也是有原因的。 前世当老师的时候,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萧白偶尔听到有学生在听这首歌,然后就借用了这首曲子改了改,在自己教学的班级里放给学生听。 结果就是大受欢迎,一些难记的公式、定理甚至元素周期表,都能塞进去,被学生传唱。 学生们的兴趣从来都不是枯燥的学习,他们心思用的最多的,就是对新事物的好奇。 当学生听到或者看到跟课本不一样,或者跟他们想法有差别的东西,他们都能抱以最大的好奇心去学习。 包括篡改歌词,或者篡改课文等等。 最简单的例子。 鲁迅名言,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经过萧白的篡改并且成功应用到化学课堂上的就是,氧气名言,我家有两个分子,一个我是氧分子,另一个也是氧分子。 第(1/3)页